国礼荣耀 “健康顶流”| 滋得洛夫白桦茸荣获“一带一路•国礼品牌”称号
2024-01-08
2023-06-15
2023-05-11
2023-02-21
2023-02-07
2023-02-07
2023-01-06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09
揭秘:涅涅茨人与驯鹿——有温度地共存
他们吃鹿肉喝鹿血,却是有温度的“原始人”。
一段纪录片记录了涅涅茨人杀鹿的样子,熟练的涅涅茨猎人轻悄悄地靠近驯鹿,双手把住它的角往下按,手上的刀顺势插入鹿的骨缝。五岁的孩子被叫来帮忙,被剥了皮的鹿还在抽动,孩子说,爸爸,为什么鹿的肌肉还在跳。
父亲告诉孩子,母鹿肚子里还有一头小鹿。
“为什么要杀鹿,为什么不让她把小鹿生下来。”孩子问母亲。
“她老了,老了会很痛苦。”
孩子继续追问为什么,母亲不再回答。
涅涅茨人,一个逐草而居、一个行将消失的古老部落,数千年来怀着代代相传的执着,始终与驯鹿为伴。他们与成百上千只长着美丽犄角的驯鹿生活在俄罗斯遥远的北境。那里,被古希腊诗人描述为一片北方乐土,比北风的源头还要远,那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浪漫、梦幻而不真实,仿佛时间停驻在童话的开头:“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
美国著名自然文学作家巴里·洛佩兹在《北极梦》里描绘了北极梦幻般的美丽,“冬日天空犹如深蓝色的拱顶,又像一位满身缀满闪烁星星的冷美人”,但对整年都在极圈内的亚马尔半岛上迁徙的涅涅茨人来说,美丽是他们的残酷现实。
为了生存,涅涅茨人像传说中的无脚鸟,终年不得停歇。他们跟驯鹿结成了共生关系,不是在牧场,就是在驱赶驯鹿寻找下一块牧场的路上。随着俄罗斯油气行业染指这片土地,这种驾驯鹿雪橇、饮鹿血、穿鹿皮的原始生活方式,正在遭受威胁。
一、居住分布
涅涅茨人是俄罗斯西北方居民。居地西自白海,东至泰梅尔半岛基部,南自萨彦岭,北至北冰洋。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西北部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
涅涅茨人自古以养鹿、捕鱼、狩猎为生。涅涅茨人是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土著居民,一年有260天生活于冰雪之中,是北极冻土带驯鹿牧民,他们每年进行游牧之旅的长度几乎为世界之最,具体的长度则要看驯鹿的最佳食物补给点的位置。他们追寻着维持他们所有一切的动物——驯鹿的踪迹迁徙,这种动物为他们提供了一切文化的基础:服装、住房、食品、运输和身份标识——他们是驯鹿者。
二、涅涅茨人与驯鹿
每个涅涅茨家庭有五六百头驯鹿。对涅涅茨人来说,只要有了鹿,“就什么都有了”。他们的大衣和帐篷是鹿皮做的,交通工具是鹿拉雪橇,食品是鹿肉,冬天没有浆果的时候,吃生鹿肉、喝鹿血补充维生素。驯鹿的骨头被用来做纽扣和刀柄,肌腱被做成线,皮肤被制成船、紧身裤、帽子和其他衣物。甚至早几年,当地还保持以物易物的风俗时,涅涅茨人会拿鹿肉、鹿皮、鹿茸直接跟中间商换生活必需品。
涅涅茨人大多和中国人长相相似,有历史学者推测他们的祖先是《山海经》中的丁零人,后逐渐形成新的民族涅涅茨人。 每年,涅涅茨人都会将驯鹿从北极冰原迁往亚马尔半岛。 在迁徙途中他们顶着寒风,踏着积雪,赶着驯鹿,行程无比艰辛。在如此低温环境下,涅涅茨人依靠兽皮保暖。白天,他们穿着鹿皮制成的衣服,晚上也睡在鹿皮床上,帐篷也是由兽皮搭建而成,既挡风又保暖。许多女子一辈子都是在缝制打理鹿皮衣中度过的。 正如一位人类学家所说:“从摇篮到坟墓,涅涅茨人一辈子都和驯鹿为伴。”
回看文章一开头的场景,“孩子继续追问为什么,母亲不再回答。”这恰恰反映了涅涅茨人与自然相处的态度,驯鹿对他们来讲,是可以果腹的食物,也是朝夕相处的朋友。真正的涅涅茨人捕猎之前会观察野生动物的身体状态,专打老弱病残的。杀鹿也不是随便的,而是把所有鹿赶到一起,让狗撵着鹿跑,看哪个鹿落在最后再下手。是要生存,但也是“有温度”地生存。
涅涅茨人过着相对原始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也是原始的。生活在人口密度低,又极其寒冷地区的涅涅茨人,见到客人,非常热情。通常50岁以下的涅涅茨人,都会说流利的俄语。若与其交流,或许我们会理解他们为什么至今依然钟爱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不愿离开。
三、生存危机
涅涅茨人的生存环境非常脆弱,因为他们只是靠一种动物生存——迁徙的驯鹿。而在如今这个全球变暖、能源过度消耗的时代,假如政府不极力保护北极圈的自然循环系统,驯鹿的迁徙可能被改变甚至就此停止。
上世纪,涅涅茨人的生活深藏在前苏联的铁幕之后,他们侥幸保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然而,全球化让涅涅茨人的家园又再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俄罗斯需要开发的最大天然气资源就埋在他们常年的迁徙路线之下。能源开发计划必然会极大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破坏驯鹿群的栖居。俄罗斯政府正积极推动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牧民们担心这些设备会对土地、牧草造成污染和改变,那将会使得驯鹿的行动和健康受到影响,他们也就无法跟随它们进行每年两次的南北迁徙了。
四、极寒气候下的神秘植物
神秘的西伯利亚平原,除了生长在林木线以北的驯鹿、至今仍保留着远古时期的游牧传统的涅涅茨人,也因其极寒的气候等因素,孕育了许多神奇的植物,例如白桦茸。白桦茸被俄罗斯西伯利亚人民誉为真正意义 的“森林之钻”,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的野生白桦茸被世界公认为世界顶级优质白桦茸,白桦茸是白桦树的产物,生长于白桦及银桦等桦树上 ,少数生长于杨树和花楸等活立木的主干树皮下或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 。
白桦茸是一种最早发现于俄罗斯的药用真菌,其俄文名称音译为“恰卡”,早期只是西伯利亚当地居民使用的民间药方。茸其子实体呈炭黑色的块状形态,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纬40°~50°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北欧、日本北海道、中国黑龙江等高寒地带。具有抗癌、预防艾滋病、治疗糖尿病、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白桦茸提取物具有抗击肿瘤、清脂降压等神奇作用,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是我国灵芝的55倍。
被俄罗斯西伯利亚涅涅茨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忍受极端天气,挑战人类生存的极限,自然条件和成长训练锻造了这个民族强悍的体魄和坚韧的性格,他们是一群真正与大自然对话的人。他们与驯鹿共生,坚守传统,不向长驱直入的现代文明低头屈服,努力延续着祖先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尽管涅涅茨人当今面临着生存危机,但幸运的是,他们并非是完全与世隔绝的,涅涅茨后辈能够接受到现代教育,并且仍有人选择在接收完良好教育后,仍然选择传承,仍然选择保留传统的游牧习俗,使得一个民族得以延续,使得“涅涅茨人”这个名词不淹没于历史洪流,仍能够触碰到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