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树茸最早在俄罗斯被发现,所以目前国际上的英文名称Chaga也是俄语名称чага音译过来的。桦树茸又称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寄生在高寒带白桦树上的植物真菌,在寄生期间会不断吸取白桦树的营养成分,直至把白桦树消耗到咁快死亡,这一种寄生发展过程大概需要15-20年时间,桦树茸也会在这个时期成为成熟期,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更高,活性更强。因为桦树茸菌株一直在高寒带白桦森林传播寄生,具备极强的耐寒性,在寄生过程中,不断吸取大量的新鲜植物养分,使其具备极强的活性,富含大量的天然植物SOD。生长在西伯利亚地区原始白桦森林的桦树茸SOD成分甚至高达60%以上。这一种寄生植物真菌非常珍贵,因为桦树茸菌株的自然传播寄生成功的发生率大概在1/20000,菌株需要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中遇上表面有裂纹或表皮破损的,有一定树龄能提供营养供给的白桦树寄生体,才能寄生成功。
追溯桦树茸的应用发展史,能让世界广泛认知的是在20世界70年代,源自于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作品《癌病房》中的描述。但其实在俄罗斯的历史记载中在十二世纪斯拉夫人食用白桦茸,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的嘴唇癌症被治愈。
在现代医学临床应用史上,也是俄罗斯开的先河,早在1955年俄罗斯科学院白桦茸含有降压降糖物质,俄罗斯委员会批准将白桦茸纳入药物开发。
随后白桦茸产品便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紧接着波兰,日本,加拿大,美国也开发出白桦茸降糖降压,甚至辅助治疗癌症的药物,发展到目前白桦茸的药物开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先进,主要体现在已经可以对白桦茸所含的有效成分进行冷萃技术精准量化提取,大大提供白桦茸原料的利用率与人体吸收率。
然而在我国,虽然在《本草纲目》中对白桦茸早已有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神农本草经》中指出野生桦褐孔菌”益心气、安精魂、补肝益气、久食可轻身不老,延年益寿。但远远得不到重视导致对白桦茸的研究开发与其他国家拉开了差距,直至2017年,中国白桦茸产品企业生产标准才被我国企业广州滋得洛夫生物科技有限责任编写出来,并引入其莫斯科大学研发团队所研发的白桦茸冷萃提取技术成功量产并投放于市场,成为了中国白桦茸产品的创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