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滋得洛夫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网站!
☎   400-8867105
NEWS
资讯中心
COMMENTARY
更多
拒绝人工培育:滋得洛夫的天然原料坚持
来源: | 作者:zdorov | 发布时间: 2025-10-16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健康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为追求产量与成本控制,部分品牌开始尝试人工培育原料。但对于滋得洛夫​而言,以西伯利亚白桦茸为核心的原料选择,始终坚守 “拒绝人工培育” 的原则 —— 这并非固执,而是基于白桦茸生长特性与产品品质的深度考量,更是对 “天然营养” 理念的坚定践行。

在健康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为追求产量与成本控制,部分品牌开始尝试人工培育原料。但对于滋得洛夫而言,以西伯利亚白桦茸为核心的原料选择,始终坚守 “拒绝人工培育” 的原则 —— 这并非固执,而是基于白桦茸生长特性与产品品质的深度考量,更是对 “天然营养” 理念的坚定践行。

提及拒绝人工培育,首先需明确:白桦茸的生长特性,决定了人工培育难以复刻其天然价值。从科学角度来看,白桦茸是寄生在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其生长依赖白桦树的养分供给,且需要特定的生态环境刺激,才能积累足量活性成分。

人工培育虽能通过模拟温湿度、添加营养基质让真菌存活,但存在两大核心局限:一是生长周期被大幅缩短。天然白桦茸需在西伯利亚极寒环境中生长 15 年以上,才能让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充分积累;而人工培育往往仅需 1-2 年即可收获,活性成分含量远低于天然原料。二是纯净度难以保障。人工培育过程中,为预防杂菌污染、促进快速生长,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这些成分即便微量残留,也会破坏原料的天然属性,与滋得洛夫 “无添加” 的产品理念相悖。

更关键的是,白桦茸与白桦树的共生关系无法人工复制。天然环境中,白桦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白桦茸则在吸收养分的同时,代谢出独特的活性物质;而人工基质中的养分单一,无法模拟这种复杂的物质交换,最终导致人工培育的白桦茸,在营养构成上与天然原料存在本质差异。

滋得洛夫拒绝人工培育的第一步,是将原料基地永久锁定在西伯利亚北纬 45° 以上的原始白桦林。这里没有人工培育大棚,只有广袤的天然森林 —— 年均 - 5℃以下的低温、120 天以上的积雪覆盖、零工业污染的空气与土壤,构成了白桦茸天然生长的 “理想环境”。

白桦树林

滋得洛夫对天然原料的坚守,体现在对生长周期的 “不妥协”。品牌明确规定,仅采集生长周期满 15 年以上的白桦茸 —— 这是基于大量研究得出的标准:15 年的生长时间,能让白桦茸充分吸收白桦树的养分,同时在极寒环境刺激下,活性成分含量达到峰值。

为确保生长周期达标,滋得洛夫团队会定期巡查白桦林,通过观察白桦茸的大小、质地、颜色等外观特征,结合树木生长记录,判断其生长年限。对于未达 成熟的白桦茸,即便形态完好,也会被标记保护,等待其自然成熟,绝不提前采集。

这种采集方式虽会降低原料产量,增加成本,但能最大限度保护西伯利亚白桦林的天然生态,让后续的白桦茸仍能在自然环境中生长,这是人工培育无法实现的生态价值。

对于消费者而言,滋得洛夫 “拒绝人工培育” 的坚持,本质上是一份 “安心保障”。在食品安全关注度日益提升的当下,“天然” 意味着原料来源可追溯、成分无人工干预、食用更可靠。同时,天然原料也让滋得洛夫的产品更贴合消费者对 “健康食品” 的需求。无论是直接口服的精片,还是零添加的多糖肽饮品,其核心营养都来自西伯利亚白桦茸的天然积累,而非人工合成或强化,能更好地融入日常饮食,为身体补充天然活性成分,助力营养均衡。

滋得洛夫 “拒绝人工培育” 的坚持,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基于白桦茸生长特性、产品品质与消费者需求的理性选择。从西伯利亚的天然白桦林,到 15 年的生长等待,再到严格的筛选检测,每一步都围绕 “天然” 展开。在追求效率与产量的行业环境中,这种坚持或许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与更长的等待,但对于致力于提供优质健康食品的滋得洛夫而言,天然原料的价值,值得这份坚守。

 

参考文献:

[1] 徐妍,白羽,崔桂花,等.桦褐孔菌活性成分的提取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38(06):460-462.

[2] 钟秀宏,孙东植.桦褐孔菌的研究现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4,(04):319-321.